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滨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壮丽70年滨州成长足迹:1949年亲历第一个国庆节 最早的大规模人才引进

2019/7/20 19:24:04发布169次查看
编者按:
今日起,滨州网推出《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滨州成长的足迹》大型专题报道。敬请收看!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更是推动“富强滨州”建设的奋斗之年,滨州发展将掀开新的一页。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此,引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佘春明“六问”之“梦想之问”——在滨州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梦幻之旅”的成功实践。在苦海沿边的烂泥滩上建设滨州港曾是一个梦,几十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把一个个大土坑、一片片低洼地变成“四环五海”,十几年干下来,梦想变成了现实;曾经是光秃秃、白花花的盐碱地,十几年的“林水会战”干下来,变成了林河湖草生态系统完善的园林城市,梦想变成了现实······
让我们一起深刻回顾1949年以来,在滨州这片热土上曾经的奋斗足迹,也期望无数前辈的奋斗成为我们前行的强劲动力。
时代印记
亲历第一个国庆节
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城楼上庄严向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新中国的诞生,是全国人民的大喜事。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举行了庆祝活动,渤海区党政军民也举行了庆典。
“10月1日, 渤海区党政军机关、部队、工厂、学校和群众团体万余人在惠民县城隆重集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各地委、专署、军分区机关和驻地群众均举行庆祝活动。”(《滨州地区志(1840-1985)》)
渤海区群众载歌载舞庆祝新中国成立。
惠民城举行提灯火炬大游行,《渤海日报》对庆祝活动做了详细报道
《渤海日报》是中共渤海区党委机关报,该报庆祝开国大典大会记者组曾在1949年10月5日《渤海日报》第三版就国庆活动刊发题为《万千灯火映红全城》的报道。全文如下:
万千提灯、火炬映红了全城,这是惠城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央人民政府诞生及保卫世界和平的空前巨大的提灯火炬游行开始了。
二日傍晚,从惠民城郊区十余里外的农村,从工厂,从机关、学校,从商店奔放出千百股灯火的洪流,在惠城东北营的广场上,汇成一片火海。
军乐响了,行列依次出发。三辆宣传卡车在前面奏乐行进,紧接着是抗日战争中、自卫战争中驰骋渤海平原,屡奏战功的渤海人民骑兵,由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身经百战的赵义昌团长在前面指挥。后面是一望无际的步兵、炮兵,各机关、工人、农民、青年、学生、各人民团体。
洪流奔向大街,欢呼歌唱,锣鼓喧天,锣鼓队狂热地扭动,千万灯火在跳跃,在招展。各商家、市民的门口,遍插着新中国的五星国旗,挂着各色各样的彩灯。大街上拥挤着人群,层层的人群不时涌向游行的洪流奔去,向宣传员争要庆祝号外。
骑士们擎着“战无不胜”的锦旗过去了,彩灯闪耀着的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巨像过来了,人群中“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的欢呼声此起彼伏不停。标明新中国在地球诞生的地球灯来了,人们看到地球的西南隅反动派倒下了,红旗插满了全国,新中国放射出万丈光芒。上写着“打到台湾去”的军灯,坦克灯、装甲车灯、大炮灯,写着“巩固国防”的飞机灯来了,表示着人民捍卫新中国的国防雄厚力量与决心。工人们在斧头灯上写着“打倒帝国主义!”农民们在彩灯上写着:“积极生产!”学生们在彩灯上写着“努力学习!”这是全城人们的意志,这是全城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献礼。
十余里外的城郊农民都不顾整天紧张劳动的疲劳,跑来参加游行的行列。新发刘村的农民说:“咱老百姓当家做主了,进城游行庆祝呀!”朱老虎村的农民杜希荣一日赶惠城集回村,把明日成立举行大游行,庆祝中央人民政府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传出后,全村农民都高兴地欢呼起来。各村农民把一天的活早干完了赶来参加,城北八里路的小杨家的妇女们,下午都乘着车赶来了,离城十余里的姚家村的农民也都来了。北门街农民刘纪德说:“咱受压迫这些年!在毛主席领导下翻了身,毛主席当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咱们从心眼里欢喜!”朱老虎村农民李文海的母亲说:“这是咱一辈子的大喜事,非好好庆祝不行!”察院街农民张和栋七十多岁的母亲也扶着拐杖参加庆祝,她说:“我就是喜的在家坐不住!”农民们有的提着纱灯,有的扮演杂耍,欢快的跳着扭着。这是今生头一次的大欢乐。
夜深了,火炬的洪流后汇集在东北营的广场上,红的绿的各色的高空照明弹、信号弹,万星喷发的焰火,连续射向蔚蓝的星空,灿烂的光芒,照耀着大地,照耀着狂欢的人们。
此外,《渤海日报》1949年10月6日,还发表了李玖哲文章《人民的新朝代——黄河工人歌颂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孙璞文章《新中国成立了,各界人民都欢笑》。
滨州市老干部骆英茂回忆:开国大典期间,惠民县供销社放了一天假,一人吃了一碗清水煮肉
我市老干部骆英茂就是当场亲历者,当时他在惠民县供销社工作。他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见闻。“1949年开国大典前,惠民县供销社给每人发了一身单衣、一身棉衣,着实让周围的人羡慕、议论了一阵子。”回忆起当年,骆老不禁笑出声来。
惠民县供销社赶在开国大典前,从所采购的布匹中特意选了比较好的布料,然后用专用染料将其染成灰色,再送到县被服社请工人师傅精心做好,男的是中山装,女的是列宁服。衣服一做好,大家就迫不及待地穿上,觉得美得不行,然后故意往人多的地方走,着实惹眼。
“其实,现在看来,当时那布的经纬线很稀,也就比蚊帐布稍密一点,颜色也很浅。”骆老说,“不过要知道,那时候一般人舍不得用染料,大都是用豆秸泡水后把布料放进去,染的颜色不均匀也不鲜亮。布染好也是自己随便一做能穿就行了,没有很多讲究。”
到了10月1日那天,大家都知道要举行开国大典,但那时一般人没有收音机,也没有其他渠道能知道开国大典的具体消息,但不管怎么说,总要庆祝一下。
惠民县供销社放了一天假。大清早领导就吩咐厨房师傅:“中午炖上两锅肉,每人一碗。”没有调料、不分肥瘦,就是把猪肉剁一剁,清水一煮,每人盛上满满一碗,馒头则随便吃。“这样的清水煮肉,有一个同事居然吃了一碗还不够,于是有吃不了的又纷纷匀给他。他能吃肉的名声就这样传出去了。”骆老笑呵呵地说。吃完肉,全体人员集合,统一穿上新衣服,来到单位院子里唱歌。至于唱的什么歌曲,骆英茂说:“记不清了,不过应该就是些革命歌曲。”
开国大典后不久,天气开始转凉,惠民县供销社又找了匹好布,用染料染成蓝色,送到县被服社为每人做了身棉衣。对这身精心制作的衣服,骆英茂很爱惜,连着穿了四五年。发棉衣的同时,县供销社还给每人发了小被子、小蚊帐,“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蚊帐,以前夏天都是扯个被单从头蒙到脚,就算这样,每天早晨醒来满床的蚊子血。”骆老回忆。
滨州市老干部邢天才回忆:整个地委机关的干部早早地吃了午饭,几十个人坐在收音机前,听开国大典直播
围着收音机旁收听开国大典直播。
我市老干部邢天才也回忆了当年的情景,当时他在渤海四地委组织部工作。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邢天才和地委机关工作人员一起,围在一台不大的收音机旁收听开国大典的直播,与***广场上30万人民群众一起感受振奋人心的时刻。邢天才说,当时整个地委机关也就五六台收音机,那天机关干部们早早吃完午饭,调好频率,分散在各会议室等待着。大家紧张得大气不敢出,整个地委机关都悄无声息,生怕漏掉什么内容。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从此改天换地、翻身做主人、迎接美好新生活的喜悦,有的互相对望着傻笑。那种心情真的难以用语言表达。大街上时不时传来敲锣打鼓声,还有人高喊着:“解放了,真的解放了……”
10月2日,渤海四地委在驻地阳信县城举行了万余人的庆祝大会,并向毛主席发了致敬电!邢天才和地委机关全体同志参加了庆祝大会。地委领导讲话指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8年的抗日战争和3年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委领导通过回顾历史,告诉大家这是历史性的根本改变,从此中国将走上崭新的道路等。
(撰稿:刘清春 李淑霞)
往事钩沉(一)
滨州最早的大规模人才引进
1949年12月,渤海行署教育处从青岛、济南等城市招收千余名知识分子,经培训担任小学教师
据《滨州地区志(1840-1985)》记载:1949年12月,渤海行署教育处从青岛、济南等城市招收千余名知识分子,经培训分配任小学教师。境内接收518名分配到专区直属单位和各县。
《中共滨州历史(1950- 1978)》记载:1949年底,国家教育部召开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确定了逐步改革旧教育的方针、步骤和发展新教育的方向。党要求大力发展小学和中学,并吸收工农子弟入学,兴办多种多样的工农速成中学、工农干部文化补习学校(班)和技术专修班。
当时,渤海区师资力量短缺的现象在一些资料中有明确记录。如李晓黎主编《中共渤海区地方史》584、585页记载:渤海区学龄儿童的入学比例仍较低,尤其是女童上学的比例低下,失学现象严重。据1949年12月渤海行署教育处的调查统计:渤海区女童入学比例仅为19.6%。如商河、平北、利津3个县共有1454名高级生,其中竟然没有一名女生。此外,有的家长对孩子求学不重视,各地普遍灾荒造成的失学现象也不少见。为解决小学师资不足的困难,1949年冬渤海区又筹办了3处联立师范,原属冀南专署的平原联师,亦划归渤海区领导。同时,行署派专人到青岛、济南、潍坊等地招考了男女小学教师1000多名,根据各专区的需要分派工作,充实各地的师资力量。还从已解放城市招收无业知识青年,经培训后,充实教师队伍。
再如齐鲁书社1993年10月第一版《滨州市志》记载:为适应教育事业的急剧发展,除地区在滨县开办的“第一联师”(第一联立师范)缩短在校年限来充实师资力量外,有两次接收城市下乡知识分子共78人做教师工作。1952年专区在滨县开办速成师范1处,两届培养小学教师180人。到1952年冬,滨县师资短缺状况已基本得到了缓解。
由此可见,建国初的师资短缺是实施这项人才引进工程的根本原因。这些外来知识分子放弃了济南、青岛等大城市的生活,来到当时贫瘠的惠民地区接受师范培训。而后,他们分散进入惠民地区各个学校,为滨州当代教育事业作出了基础性贡献。
据2009年《滨州简志》记载:1949年,全区有初、高级小学2781所,学生13.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40%左右;中学1处,学生325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区中小学教育坚持面向工农开门的办学原则,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多种办学形式,得到恢复和发展。
往事钩沉(二)
1949年坐着木炭烧蒸汽的汽车来到惠民
——北镇中学首批体育教师、济南人林传襄应聘从教始末
1949年,从山东省商业学校毕业后,17岁的林传襄没有如愿留在老家济南。他也放弃了临沂的银行工作,接受上级调度,选择北上古城惠民,在渤海师范学校(后来的惠民师范学校)接受师资培训,继续他的学业。
摇摇晃晃的敞篷蒸汽车用两天时间才将济南学生送到惠民,渤海师范的食堂铁锅大得可供“四五人洗澡”
“现在的车都是喝石油的,不是真正的‘汽车’。1949冬天我们来惠民坐的那车,才是真正的‘汽车’——蒸汽机发动的车。那小敞车没遮挡,风一下子吹透了衣裳。我们几个棒小伙还要给司机填炭烧蒸汽。傍晚才到商河界,车还坏到路上,学生们就在土沟里睡了一夜,早晨起来看不见人,都是土。”林传襄回忆道。
四处摇晃的敞篷蒸汽车花了两天功夫,才把林传襄他们送进了惠民城。
“我们是头一批济南学生,师范对我们这些城市学生很照应。客气归客气,吃的可全是红高粱窝头,连点豆面都没有。食堂那口大锅也不知道多少‘印’,四五个人洗澡都行,七八十担水才挑得满。一年到头,菜就两样,冬天白菜,夏天南瓜,大锅里炒熟了,浇上明油撒上盐,就分到班里了。这高粱饭吃的,同学们解手都困难。”
虽说艰苦,林传襄认为,这两年的“高粱苦”是他一生的养料。
渤海师范毕业前半年,林传襄赴章丘参加了土改,直到分配至三河区完小工作。
“1951年,我参加惠民地区运动会,在100米、200米、300米三个项目上都得了第一。随后参加了第一届全国体育协会的山东分会。当时负责滨县中学建校的吕区长就认准了我,点名要我去做专职体育老师。”
滨县中学的第一个体育老师发现“沾化出大个”
林传襄回忆道,刚刚建校的滨县中学,没有一个人会喊口令带队,更别提体育课了。“不光是没球没绳没铁环,半亩地的场院,画个百米都得拐弯。我这个专门的体育老师就先接过语文、历史课教着。”
至今,林传襄还记得很清楚,1952年11月入学的头一批学生里,沾化人占一半。看着身高马大的沾化人,林传襄很高兴,虽然没啥器材,但体育课有好苗子,他就能把课给开起来。
林传襄对“沾化出大个”的现象很好奇,“传说沾化宋大个身高得有两米多,赶得上今天的姚明,一辈子从没穿过鞋,脚总是用麻袋裹。我后来琢磨,靠海的沾化鱼虾多,准是营养要好过农村的窝头咸菜。”
1952年地委行署搬迁到北镇,但没有直属中学,刚刚建校的滨县中学遂搬迁至北镇。1958年底,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滨县与惠民合并,惠民县直机关搬迁到北镇,北中遂改为惠民五中。直到1960年,才恢复为北镇中学。
当年的跳高比赛。
朝阳花杆、稻草垫子曾是最初的跳高器材
“那时候要学习苏联的劳卫制度——随时准备劳动与卫国。没器材怎么办呢?我找来朝阳花杆插到土里,穿上铁丝,横放上竹竿,再找几块稻草垫子铺在地上,就是跳高架了。”林传襄说。
随着体育设施慢慢到位,那些身板好、速度快的学生就被林传襄带出了骄人的成绩。
1954年,在全国少年运动会上,林传襄的学生陈树远取得少年组100米第一名。1956年,校女子篮球队取得全省乙组冠军。关于学生成长的每一次突破,林传襄记得很清楚, “1966年叶萍省运动会的中学生第一名,永远没人能破她记录了,因为那个中低栏的项目取消了。她现在是山大教授了。齐玉玲是当年省里五项全能的第一名。”
在简陋的条件下,林传襄的学生与京津沪、济南青岛的学生比拼,为滨州赢得了荣誉。
1958年接受过苏联专家培训,还曾领着学生到黄河口挖野菜充饥
“从第一届省运动会开始,直到十一届,我是一届没落。从第二届开始,身份就是运动员兼着教练,重点是推出我的学生了。很遗憾,我没能到大学里专门去学习几年,不过国家组织的一些短训也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比如1958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联合搞的中学教师进修班,就是苏联专家来培训。我还记得排球专家是叫阿依丽扬斯,篮球专家是拉古纳威丘斯。”
“三年自然灾害时候,学生老师都吃不饱,那时候听说海边有种野菜叫黄须菜,营养价值很高。十几个班的学生就跟风去黄河口挖野菜。野菜挖好了,堆起来像一个个小山包。”
“当时正值10月下旬,这个时节好赶上大潮。有一天,炊事班长走过来跟我说,坏了,今天是阴天……还没等他说完,我低头一看,白茫茫的水就从东面上来了,鞋子都在地上飘起来了,整个场地就像在湖里一样。这个时候,有人还在忙着收拾行李,我说,任何东西都不要了,赶紧走。”
“眼看着,浪来了,我们十来个人,相互挽着胳膊,排成一队,趟着水走。走着走着,腿都冻僵了,终于看到了光亮,是行署救灾办公室的人来了。他们给我们发了烧饼,还有棉裤。我个子高,那棉裤一提溜儿到膝盖。”虽然已经过了几十年,但是林传襄仍然记忆犹新。
(撰稿:刘清春)

滨州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